7月6日,國內“核藥”龍頭企業——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同輻,01763.HK)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據此前披露,中國同輻此次上市共發行7996.87萬股,其中約70%為國際發售,約30%為香港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行價21.6港元,當天收報20.10港元/股。
中國同輻是中核集團旗下以同位素制品、輻照加工等為主業的專業化公司,主要從事診斷及治療用放射性藥品及醫用和工業用放射源產品的研究、開發、制造及銷售。中核集團的前身為二機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截至目前,中核集團和中國廣核集團旗下的非動力核技術業務均已登陸資本市場。2017年2月,由中廣核集團對大連國際(000881.SZ)資產重組而來的“中國核技術第一股” 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所謂非動力核技術應用,就是利用同位素和電離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效應,來進行應用研究與開發的技術。一提到核技術,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核電和核武器。殊不知,從食品消毒滅菌到輪胎預硫化,從污水處理到材料改性,從加速器到安檢儀,從放射診療到工業檢測,都有核技術應用。比如,醫用重離子、質子以及醫用直線加速器就是核技術在核醫學領域的應用案例。
如果將核能喻為核領域的“重工業”,那么核技術應用就是該領域的“輕工業”,廣泛用于工業、農業、核醫學、食品安全、環保等領域。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核技術應用比核電產業的發展空間更大。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6日注冊成立,是經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批準,由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及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共同出資,以原中國同位素有限公司為平臺搭建的中核集團核技術應用產業專業化公司。2015年至2017年,中國同輻的凈利潤分別約人民幣4.10億元、4.35億元及4.76億元。
中國同輻占據國內“核藥”市場的半壁江山。第三方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按照2017年的收入計算,中國同輻是中國最大的尿素呼氣試驗藥盒及測試儀制造商,占據的市場份額為78.0%。2017年,中國同輻是中國最大的影像診斷及治療用放射性藥品制造商,占據40.4%的市場份額。
據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預計,在核技術應用方面,美國核技術應用的年產值約為3500億美元,其中核能部分約占20%,非核能部分約占80%;日本約為1500億美元,核能和非核能各占一半。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多數國家在這些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據測算,如果這一區域核技術應用發展可以達到美、日的水平,將是一個萬億元計的巨大市場。
據悉,中國同輻會將首次募集的資金的一部分(約6.56億港元)預期用于投資位于河北省及四川省的兩個顯像診斷及治療用放射性藥品生產及研發基地,以提升生產及研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