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亞洲的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四大煤炭進口國需求同時增長的罕見組合,亞洲煤炭價格正在被推動至多年來的高位。
今年前五個月,上述四國進口了更多的煤炭,導致動力煤價格要么接近兩年高點,要么接近6年來最高。
上周澳大利亞動力煤基準紐卡斯爾指數收于每噸108.89美元,與2月下旬110.60美元的價格不相上下。而后者是自2012年3月以來的最高價。
紐卡斯爾貨物的每日現貨價格周一(6月4日)觸及每噸114.50美元,是自2016年11月達到114.75美元以來的最高價位,后者同樣是自201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低品位動力煤也表現強勁,上周阿格斯媒體評估的每公斤4200千卡的煤炭報價為每噸46.82美元,比4月中旬以來的價格增加了14%。它仍低于今年2月底的每噸51.04美元,這是自2011年10月以來的最高價。
不管數字是以何種方式切割和切塊,消息都是一樣的,即當前的煤炭價格表現強勁。
根據湯森路透供應鏈和商品預測編制的船舶跟蹤和港口數據,中國在今年頭五個月從海運市場進口了1.045億噸煤炭。根據數據,這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2%,即1070萬噸。
印度是繼中國之后的第二大煤炭進口國,在今年前五月,印度進口了7740萬噸,同比增長增長3.3%,即250萬噸。
排名第三的日本進口了7410萬噸,增加了240萬噸,而該地區的第四大進口國韓國則進口了5170萬噸,小幅增加50萬噸。
綜合來看,這四個國家在今年前五個月從海運市場進口的煤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10萬噸。
對于煤炭出國大國而言,無疑是好消息。鑒于缺乏新的供應來滿足需求,這已經產生了收緊市場的效果。
事實上,根據船舶跟蹤數據,前三大煤炭出口國到亞洲的出口在前五月保持平穩。前五個月澳大利亞煤炭海運量為1.618億噸,略高于2017年同期的1.660億噸。印度尼西亞從1.612億噸增加至1.677億噸,而南非則穩定在3360萬噸。
這意味著進口需求的增長并未真正得到傳統煤炭出口強國的滿足,使得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能夠填補這一空白。
2018年前五個月美國煤炭運輸量為4170萬噸,其中1470萬噸運往亞洲。這比2017年同期出貨的3630萬噸增長了14.9%,其中1210萬噸運往亞洲。
對俄羅斯也是如此,前五個月煤炭總出貨量增長9.8%至7980萬噸,其中3320萬噸運往亞洲,增長11.8%。
數據顯示,盡管價格高漲,但傳統的主要出口商正在努力提高出貨量。在澳大利亞,這很可能是因為無法迅速提高產量,在印度尼西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強制要求向國內市場供應更多的煤炭,而南非則主要是基于鐵路系統的基礎設施限制。
這些數據還表明,盡管運費較高,但目前煤炭價格已足以使美國貨物在亞洲具有競爭力。出口到亞洲的美國大部分煤炭都是用于制造鋼鐵的煉焦煤,但隨著熱能價格超過每噸100美元,更多的發電站燃料可能會流向東方,尤其是南亞的買家。